專訪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 校長 韋仁正
在悶熱的夏至,全台第一個以建築實作為主題的實驗高中「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」宣布開幕,今年9月就要開學。此實驗學校將與德國相關機構合作,培養能親手蓋出節能建築的工匠青年。
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招收的是國中畢業生,將進行三年的課程,課程將包含德文、設計、建築技術與實作、能源建築、建物修建與擴建及結構設計與實作等六項核心能力。上課地點主要在台北市、桃園市,預計可招收43名學生,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負責人胡湘玲表示,目前已有30多名學生報名,持續歡迎有興趣的學生與家長向他們聯絡。
汗得學社成立於2004年,是德國與台灣民間共組的非營利組織,主要推動協力造屋、能源建築與公民能源自主。
「德國的太陽房子怎麼在台灣實踐。」胡湘玲表示,在2006年出書介紹德國的能源建築後,他們也展開了自己的實作,並在2010年於台北市青年公園內完成了「台北市立圖書館太陽圖書館」,一樓是無館員的智慧圖書館,二樓則是節能展示館。
胡湘玲表示,這棟建築是整合主動與被動使用太陽能的「太陽房子」,不但冬暖夏涼,更節能80%以上。2017年更達成產能大於耗能,成為零耗能、零釋出的能源「正房子」,未來也將是實驗教育機構的教學場域之一。
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為建築專業,認為目前的建築教育中的確也是該有檢討,汗得的實驗實驗學校將刺激挑戰目前各大學建築系的改變。曾旭正表示,建築教育不能再是只教學生從一片白紙蓋新房子,更多的挑戰將是改善既有的房子。
曾旭正認為汗得的學生未來若要繼續升學可能有的優勢是,目前有些大學的建築系目前已經開始講求實作。大學的建築系也希望招生時就能找到對建築有熱情、有認識的新生,否則每年不少大一學生其實並不適應,頭一年在心裡輔導、轉介轉系上就耗費不少心力。
曾旭正嘆,日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前往德國考察,提出希望台灣能有更多「不用開冷氣的綠建築」,卻遭扭曲為不讓民眾在家開冷氣,而錯失了更好的討論。但依他來看,節能要在更前端,不只是使用節能的電器,更是要從屋殼的節能來改善,但目前政府還沒有特別用力推政策,民間的共識也還不高。
德國在台協會處長歐博哲(Martin Eberts)認為,台灣其實比德國更有條件發展綠能、節能建築,相關技術其實也有。不過曾旭正指出,目前在建築的設計中,並不多對能源有問題意識,例如一個學生製作模型時,被問到白色卡紙做成的牆是怎麼樣的牆,他可能只想到是一面牆,卻沒有想到如何做到因應高溫潮濕的台灣氣候。而德國卻從法規上引導,提醒設計房屋時必須把這些問題考慮進去。
歐博哲表示,德國在建築的能源使用管理上,採棍子蘿蔔併下的手法,提出許多嚴謹的要求,但也同時提供優惠的貸款等協助。而德國的建築有「能源護照」,讓買方可以知道未來需要花多少錢在能源上,讓一個房子的節能與否,也成為購屋考量。曾旭正補充,台灣比起德國,更有颱風地震等天災,建築在設計時因應這些問題,也都應該納入房屋的認證項目中。
(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)
(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)
— Chiunghsin Hsu (@johnsunhsu) 2018年6月20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