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危機即是轉機 龍膽石斑與龍虎斑結合新網具 (防彈纖維箱網)的養殖成功 翻轉澎湖箱網養殖產業






  因海洋漁業過度撈,魚類資源枯竭,水產養殖被視為全球未來的明星產業,而箱網養殖魚產品又被視為最建康、安全的食品來源之一,發展箱網養殖是目前全球一致公認的趨勢,台灣政府積極也整合產、官、學等資源,推動外海箱網養殖。

  11年前(2008)大寒害重挫澎湖箱網養產業,自此以後澎湖箱養殖產量驟減,被視為明星魚種海鱺魚的產量更是一落千丈,產量從2006年最高約3500噸,因受魚病及寒害影響,驟降至2011年產量低於150噸,不足產量最高峰的1/20,海鱺魚的魚苗放養量亦從2004年放養超過200萬尾,亦降至2019年止,最近10年來平均每年未曾超過15萬尾,且自2008至2012年海鱺的養殖平均活成率未超過20%,在相繼面臨魚病、人力缺乏等問題無法克服的情況之下,85%以上的養殖業者嚴重虧損,2/3以上的箱網養殖漁民轉養其他魚類或轉行或遠走他鄉,明星魚種—海鱺魚—瞬間成了票房毒藥。而隨著在2012年在澎科大翁平勝教授指導學生專題研究,無意中發現海鱺箱網養殖的核心問題提出解決方法,並推廣及協助箱網養殖業者克服海鱺養殖管理問題,自2013年起平均活成率又超過60%以上,使得澎湖海鱺箱網養殖產業得以延續至今,年產量亦恢復至約600噸左右,單一魚種產值約2億新台幣,若加計其他魚種澎湖箱網養殖總產值約新台幣3~4億之間,產值雖不大,但其所產生的經濟邊際效應超過新台幣10億元以上。對澎湖的經濟繁榮不無小補。


  然而魚病、勞力缺乏、生態疑慮等問題並未獲得完全解決,澎湖箱網養殖的危機仍然存在,2018年在漁業署及澎湖縣政府農局的協助之下,進行防彈纖維箱網試驗研究,終於看見澎湖箱網養殖的翻轉契機,其使用後的綜合效益包括可降低1/3的人力使用、可減少50%以上的箱網附著物,降低對生態之影響、箱網水流通透性高,魚病發生機率降低,箱網養殖易於管理後,活成率提高、魚體成長快速,加上新明星魚種—龍膽石斑與龍虎斑結合新網具的養殖成功,龍膽石斑與龍虎斑的養殖成本約為海鱺60%左右,人力需求約為海鱺的1/3,使得澎湖箱網養殖終於有機會成功翻轉,而如果善加澎湖海域的優勢,甚至可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明星產業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全球訪客

 












追蹤者

一切都是夢幻泡影




facebook

標籤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