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

「汗得 以造屋開啟與社會的對話」刊載於 臺灣高鐵車上刊物 七月號 經典 文章 影音推薦



臺灣高鐵車上刊物 七月號


https://tlife.thsrc.com.tw/tw/article/5136



刊載 「汗得 以造屋開啟與社會的對話」














July 2023

透過雙手實踐工匠精神,汗得要讓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感到驕傲!

文|李偉麟・攝影|游家桓・圖片提供|台灣汗得學社


「與其說,我們教給下一代的是一門技術,不如說,我們教的其實是一種能力。」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韋仁正與胡湘玲夫婦,以「手造房子」為經、德國的永續經驗與工匠青年精神為緯,為台灣的教育體制,走出一條新路。


眼前這座接近完工的木屋,每根立柱的榫接處都用了木釘,數量有上百個,從整地開始,設計、算料、放樣、立柱到上梁,都是由校長韋仁正帶著學生,運用工匠青年精神動手完成。幾個小大人陸續抵達開始動起來,完全不需要老師下指令。這是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(簡稱汗得)在桃園龍潭的教學現場,此外在大溪及台北市萬華,也有不同性質的教室。


未來性 發生在具備工匠精神的人事物


2018年9月,汗得第1屆開學,至今已邁入第6屆招生,更有畢業生已在德國工作,開展不一樣的人生。為什麼是德國?除了來自兩人留學德國,長年保持在台德兩地移動、生活,建立起台、德知識的連結與技術能力的交流,更重要的是德國社會在1970年代即發展永續,致力能源生活的實踐,而以「工匠精神」為主的生活哲學,為德國撐構起穩固的社會力。

 

負責人胡湘玲說,獨立自主、參與社會、樂於合作,是他們在教育目的中所形塑的「工匠青年」。韋仁正補充,「未來性,只發生在具備工匠精神的人事物。」這種「想要做到最好,並對自己做的事感到驕傲」的精神,是汗得想要教給下一代的能力。

位於桃園龍潭的文化工地教學現場,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的學生,發揮工匠精神,互助合作共同造屋。


只要把手伸出來 就能建立連結


從2003年開始,兩人發起協力造屋運動,在台灣與國外的災區,以德式傳統桁架屋「每個人都可以參與」的方式重建家園,為台灣社會做出素人也能蓋房子的示範。2006年協助工研院與德國 TÜV 萊因合作,引進太陽光電模組驗證實驗室,在技術與產業上開啟國際合作的機會,並戮力於再生能源與能源有效實用的公民教育。

 

2010年在茂迪前董事長鄭福田的支持下,於萬華青年公園規劃「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」,連結國際能源建築的工法與建材,是產能大於耗能「正能源」的房子。

 

簡稱「太陽房子」的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,考量遮陽與採光,搭配日照方向的窗戶設計並輔助太陽能板,兼顧採光與節能。© 台灣汗得學社


而這一切的起點,來自兩人在德國買下一幢1843年興建的木造農舍修繕經驗。要把這100多歲的木屋,改造為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住宅,兩人和許多德國人一樣,從自己動手做開始。沒想到過程中,引發胡湘玲的自我質疑:「在學校,我一直做的是能源研究,但是當它與實際的生活發生關係時,我卻突然發現,我不知道能源是什麼。」

 

一個在學校教書的博士,突然要自己動手修房子,首先碰到的問題是:「我會什麼?」後來她發現,只要願意一鏟一鏟往下挖,洞就會出來。挖出來的洞,能做為下一步隔熱建材施作的基礎。由此,她不但感受到「能源」的實存感,也體會到何謂「實在的生活方式」。胡湘玲說:「只要把手伸出來,實際動手做,你就實實在在地存在於當下的那一刻。只要花時間,時間就會給你禮物,你也就能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建立連結。」


地球消耗的能源 有3到4成發生在建築


以「實在的生活」為核心,兩人一步步加深、擴大在社會立足的基礎。於是兩人進一步思考,「如果把它變成一種訓練,會是跨領域知識的連結與實踐,包括情感連結、知識生產、財務自主等層面。而這正是未來所需要的人才特質。」

 

韋仁正說,地球消耗的能源,有3到4成發生在房子,而房子拉住人的時間最長。「更何況,房地產是所有產業的火車頭,如果蓋房子的觀念和方法朝永續改變,所有產業都會跟著永續走。」於是,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誕生了。


讓下一代 對自己做的事感到驕傲


以發起協力造屋出發,現階段汗得已培育多位工匠青年。胡湘玲說,工匠青年是一種特質,如果能在高中階段養成,不管之後在社會上從事什麼工作、擔任什麼職位、扮演什麼角色,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生活的意義。

 

此外,「如果永續能夠成為下一代的新思維與新眼光,就能加速改變的發生。」韋仁正與胡湘玲以當初成立汗得學社的初心,用不同的社會實踐證明,台灣是一塊具有永續能力的土地。這份初心,胡湘玲引用德國社會學家漢娜.鄂蘭(Hannah Arendt)的話語來說,就是:「用行動,愛世界!」

以蘭陽博物館為文化工地的構築競賽。文化工地是汗得獨創的課程,由同學與老師共創教學文化。© 台灣汗得學社

汗得提供德國技職教育顧問團隊與師資,以海外學季讓學生沉浸於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教學情境與空間之中。© 台灣汗得學社





汗得創辦人 韋仁正&胡湘玲

兩人皆畢業自德國畢勒菲爾特大學(University Bielefeld),韋仁正是數學學院碩士、胡湘玲為科技社會學博士。於德國成立「汗得學社」,20餘年來在台灣以非營利模式,推動協力造屋及永續能源的社會實踐,傳遞「勞動價值」與開啟社會對話,是尋路者也是實踐者。

標籤








  






全球訪客

 












追蹤者

一切都是夢幻泡影




facebook

標籤

網誌存檔